正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你是不是最近也常常出现身体感觉特别乏累的问题呢?对于这种身体乏累的感觉,你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善这种情况的呢?
现今有不少人回到家就直接窝在沙发上,或是直接来个“葛优躺”,不仅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还气短,说话都费劲。这类人往往都会被身边的人念叨,你怎么这么懒!实际上,中医对此有专门的定义,那就是气虚,气虚的人精气神不足,才会看起来如此乏力。
气在中医理论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清代医书《医门法律》强调:“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中医理论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中医经典《难经·八难》记载:“气者,人之根本也”。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当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不足,或者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时,中医称之为“气虚”。
《*帝内经》中早就指出:“百病生于气”,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体气的运行有关。中医讲的气虚,其实是指人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
如果我们伸出舌头,照镜子观察一下,发现自己舌边布满了齿痕,这便是气虚的表现。这样的人往往会出现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四肢懈怠,自汗,动辄气喘,面色淡白,语音低微,头晕耳鸣,舌苔满布,脉弱等症状。
气虚对身体的影响以及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哪些危害?
在临床上发现,气虚体质的人群平时体质虚弱,怕冷怕风,夏季更觉无力,容易伤风感冒、小病不断,迁延不愈,病后抵抗力更差。
气虚体质人群容易患感冒、急慢性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胃下垂、子宫下垂、低血压、性功能低下、习惯性便秘、虚劳、泄泻、慢性肠胃炎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此外,气虚体质人群多性格内向,不喜交际,胆小,不喜欢冒险。稳中有虚。
气虚主要分为肾气虚、脾气虚以及肺气虚。
肺气虚
原因:缺乏运动
症状:气短、语言低微、自汗、易感冒等
补气方法:多用*芪。
*芪又称小人参,与人参的作用相似,都是补气的佳品,不同的是人参是大补元气,作用十分迅猛,一般人不能轻易用,而*芪补气更为温和一些,而且固表作用比人参更强。做法上建议以汤和粥为主,这类食物即使是气虚的人吸收起来也不费力。把*芪和百合一起做成粥,还可以在煮鸡汤时放上一些,都是补气的好方式。
肾气虚
原因:身体透支、熬夜、疲劳工作
症状:腰酸、周身乏力、手脚不温、肾气不足
补气方法:肉苁蓉。肉苁蓉生长在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被称作“沙漠人参”,因其味咸,咸能入肾,补肾作用明显。
脾气虚
原因:长期食用寒凉、过于油腻的食物
症状:腹泻、四肢无力、不易消化等
补气方法:可以选择*参、山药做粥,也可以加上一些大枣、白术、莲子和茯苓,这些都是补气的好材料。
哪些运动适合气虚体质?哪些不适合?
宜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跑、静气功。建议女生学“舞”。舞包括舞蹈、瑜伽、普拉提等活动,女生学了,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愉快身心,而且能塑造体型、提升气质、增加自信心。
不宜剧烈运动或负荷量大的运动,如搏击、举铁、网球、马拉松、游泳等。不宜过度劳累。
另外,中医讲五老七伤百病生,久坐和久立都可能引起气虚,对于长时间久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来说,多到户外进行锻炼更有利于改善气虚,尤其是肺气虚的人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当然若是从事体力劳动,运动过多的人来说,气虚就是要适度休息了。
●从传统文化看千年谶语:“破财”到底能不能“消灾”
●怎样维持阴阳平衡?
●行厄运,难脱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