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词歌赋里面的当归 [复制链接]

1#
图片来源图片

历经几千年岁月沉淀,古诗词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的存在。文人墨客将中药材写入诗词文章,使其巧妙联结,借物喻人也表其心。

当归,作为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补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免疫、抗老防老的功效。同时,在诗词中,文人墨客赋予它应当归来之意。

瑞鹧鸪

——辛弃疾

声名少日畏人知,老去新藏与愿违。

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日寄当归。

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

却笑使君那得似,清江万顷白鸥飞。

这里当归亦草药名,语音双关,谓故人劝其隐归。

寄刘孝叔(节选)

——苏轼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雨。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无声。

故人指刘孝叔。当时已经提举崇禧观。过着隐居生活的刘孝叔多次寄书劝苏轼“当归”。这里“当归”表应当归去之意。

生查子·药名闺情

——陈亚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

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这是一首别具风味的药名闺情词。词中以深挚的感情和浅近的语言,别具一格、匠心独运地妙用一连串药名,通过闺中人以书信向客居在外的夫君倾诉相思之情的情节,抒写了闺中人思念远人的款款深情。这里“当归”是应该回家。

当归除了写进以上三首诗词外,清代赵瑾叔的《本草诗》也记录了当归的功效和用法。

本草诗

——赵瑾叔

治血当归一物精,去瘀还可令新生。

淋漓弗住头堪主,积滞难消尾为行。

中取有功能补养,全收无处不和平。

去芦酒浸处修治,泄泻相投势欲倾。

按:当归味甘辛温无毒,入心肝脾三经。《象》云:和血补血,尾破血,身和血。先水洗去土,酒制过,血病须用。去芦用。治上,酒浸;治外,或火干、日干入药,酒洗。去瘫生新,功于调血,为女子要药。和人参黄芪能补血,和牵牛大黄能破血。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之为君。张元素曰:头止血;尾破血;身和血;全用即一破一止也。李时珍曰:凡物之根,身半以上,气脉上行,法乎天;身半以下,气脉下行,法乎地。人身法象天地,则治上当用头,治中当用身,治下当用尾,通治则全用,乃一定之理也。当归性辛温,虽能活血补血,终是行走之性,故致滑肠。又其气与胃气不相宜,故肠胃薄弱,泄泻澹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