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讲肾肾主水,但你知道吗肾与大便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http://www.pfzhiliao.com/

肾与大便的关系

肾为一身元阴元阳之根本,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明确指出肾与前后二阴排泄便功能密切相关。肾主水液,与膀胱互为表里,其气化、开阖功能在人体代谢、形成及排泄小便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肾主小便比较容易理解,但为何肾和大便也是密切相关,甚至有肾“主大便”或肾“司二便”之说。

肾藏元阴而寓元阳,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润,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温煦,所以正常大便的形成及传导均直接受到肾阴、肾阳作用的影响,如肾阴充足则能濡润大肠,使大便软硬适度,排泄通畅。《医贯·泻利并大便不通》云:“大便之能开复能闭者,肾操权也。”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密切相依,二者相互为依,相互为用。脾的运化,需要肾阳的不断温煦。脾阳根于肾阳,肾阳充足,脾阳方能振奋,使受纳、熟腐的水谷,从而转输、散精,升清降浊,经由大肠传导而形成正常大便。所以,肾阳旺盛是脾胃维持正常消化、吸收功能的生理基础。

脾肾亏虚如何应对?

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结;同时,肾亦主元阳,肾火充实则火可暖土而大便实,肾火衰微则釜底无薪而大便溏。《景岳全书·泄泻》也指出:“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来复,阴气极盛之时,即令人泻泄不已也。”当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清气不升,运化失权,则会出现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痛,舌淡,脉沉细等症状。临床上常用四神丸(《证治准绳》方)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如因年老体虚,真阳不足,或过食生冷、过用苦寒药物,伐伤阳气,致温润无权,肠寒气滞,阴寒内结,糟粕不行,产生阳虚便秘,则见排便困难,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冷重,腹中冷痛,面青或皖白,舌淡胖,苔薄白,脉沉迟等。临床常用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