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断食期间出现便秘胃胀身体疲倦等问题咋 [复制链接]

1#

很多朋友在断食期间会有怕冷,手脚发凉,困倦乏力,便秘等现象。

也有不少瑜伽老师遇到这种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咨询过大漠老师。

今天我们分享这个问题!

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脾胃虚弱!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以升清为主。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为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脾主升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若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脾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至内脏下垂等病症。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经过胃气的磨化和腐熟作用后,食物形成食糜状态并初步被消化,容纳于胃中的食物,精微物质被吸收,并由脾气转输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主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则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症。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

胃喜润恶燥: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

1、长期暴饮暴食

2、多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3、忧虑伤脾

4、久坐久卧

脾胃虚弱的调理方法

一、断食本身可调理脾胃,但是要因人调整饮食

现在瑜伽市场很多人都在做断食,但是却偏执地认识和运用断食,把一门身心调理的方法整成了“节食减肥班”。这是错误和偏激的,而且是有损练习者身心健康的。

请记住:断食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调理饮食。如果身体虚弱,精神涣散懈怠,不建议全断饮食。

断食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而不是随便减少食物饮食量,通过挨饿达到减重。这样的方法运用不得当,是不利身心健康的。若把减重做为衡量断食的标准,其实对断食的认识是不全面和浅薄的。

断食是断开不良的饮食习惯,进行的呼吸和内心训练,调理身体出现的问题。若忽略了对身体和行为习惯的调整练习,断食就成了“节食”。

断开不利身体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

1、比如以前暴饮暴食,在断食期间要细嚼慢咽。

2、以前常吃油腻难消化食物,在断食期间要食用清淡好消化食物。

3、以前常因忧虑烦躁,而随便不节制饮食,或把饮食做为身心填充物,去掩盖情绪。

4、经常久坐久卧,不善于活动,食物难运化,在断食期间要结合适当的瑜伽体式和呼吸法练习,让身体气血循环起来。

若只单纯节食,或练身体练习以出汗、大强度消耗体能为主,会加重焦虑;同时大强度练习身体姿势,体内易生燥火,消耗阴津。而胃喜润恶燥,随着阴津流失,会影响胃的降浊功能。若胃失通降,脾难升清,所以会有身体困倦,便秘,怕冷,口干,胃胀等现象。

所以在断食期间,不要通过消耗体能,强度训练,以达到减重效果。而要养胃阴,健脾气为主,要合理饮食,通过调息而养气,通过舒展筋脉而健身,通过制感而收心。

二、肠胃调理呼吸功法

(一)圣光调息练习:

1、盘坐姿势,立直脊背。

2、意识在腹部,随吸气,腹部鼓起,快速有节奏地呼气,腹部内收,稍悬息,保持一下,而后缓慢吸气。这是一组呼吸,反复以上呼吸10组。

3、最后一次圣光调息后,呼尽气息后,腹部内收上提上身向前倾斜,收下颌,双手推膝盖下压,悬息保持片刻。

4、保持不住时,腹部推出,立起上身,再吸气,调息。

5、以上是一个回合练习,反复三到五个回合后,调息静坐,进行深柔呼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