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湿气重,老得快快GET祛湿新技能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本文转自:光明网

进入夏季,闷热多雨,湿气较重

古语称:“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中医讲,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要负责消化饮食,也参与水液代谢,当饮食不当或脾胃虚弱时,不仅会导致消化能力减弱,还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导致“湿”从内生。

对于体内的湿气

许多人都感觉很烦恼

有网友就来

都说湿气让人变老,是真的吗?平时应该如何祛湿?

针对湿气问题,小名请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健康讲师

来自国际教育学院的王胤暄

作详细解答

湿气是什么?

王胤暄介绍,生活中我们所熟知的“湿气”,中医称之为“湿邪”,根据不同的来源,有“外湿”和“内湿”之分[1]。

外湿来自自然界,比如居住潮湿环境、淋雨下水;内湿则来自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脾虚生湿,或因为多食生冷油腻,导致湿浊内生。

对于网友的疑问,王胤暄认为

湿气不一定让人变老

变老不一定因为湿气

首先,来看看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外感湿邪,常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湿易留滞脏腑经络,如上焦之胸膈满闷、中焦之脘痞腹胀与食欲不振、下焦之小便淋涩不畅与小腹胀满。

■湿性重浊。重,指有沉重感,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浊,指秽浊不清,如浊在上则面垢,在大肠则大便溏泻、下痢脓血,下注则小便混浊、妇女白带过多,在肌肤则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湿性黏滞。一是症状的黏滞性,如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滞涩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如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等。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为阴邪,人体下部亦为阴邪,同类相求,故湿性趋下为病,如水肿、湿疹等以下肢多见。

了解以上湿邪的临床表现,就会发现“湿气”不一定让人变老。衰老的因素还有很多种,如气血亏虚,瘀血内阻等等[2]。如果长期受湿邪所困,人体的脏腑气血阴阳必受其影响,继而导致衰老。

如何祛湿?

■药膳: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药膳将中药与食物相结合,不仅能用于扶正补虚、强身健体,还可以泻实祛邪、辅助治疗等,比如苡仁茯苓粥[3]就具有健脾利湿,润肤美容的功效。

■穴位按摩:

通过按摩来刺激特定穴位,如阴陵泉、足三里、丰隆、大横,不仅可以祛湿,且不需要通过胃肠道消化吸收,操作起来方便简单[4]。

■艾灸:

由于艾叶的药性温热,艾火的热力能深达肌层,温经行气,因此,灸法具有很好的温经通络、祛湿散寒的作用。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

由于网友具体情况尚不明确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

明确诊断和治疗,切忌擅自服药

也不可盲目祛湿哦。

祛湿的组方多由芳香温燥

或甘淡渗利之品组成

易于耗伤阴津

且辛香之品亦易耗气

故素体阴血不足

或病后体弱者应慎用[5]

参考文献:

[1]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08.

[2]张小卿主编.中医美容养生基础与应用.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08.

[3]谭兴贵主编.中医药膳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09.

[4]艳鸣.认准四个“排湿口”[J].金秋,,(12):54-55.

[5]贾波主编;王璞,韩彬,吴建红等副主编.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08.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