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 https://m.39.net/pf/a_4496006.html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内容。“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中医学认为,脏腑的相互表里关系也称为阴阳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在里、腑在表。肺与大肠是通过经脉构成的表里关系,脏与腑在功能上是相关的。
《灵枢·经脉篇》云:“肺太阴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下降功能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发挥也有利于肺的下降。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肺
肺为魄之处、气之主,为“相傅之官”,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治节;
5、辅心调节气血运行。
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一旦肺热或肺寒,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人的气机运行就会受阻,人就会生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咳嗽。咳嗽有寒热之别。
大肠
主津。为“传导之官”,生理功能:变化水谷,传导糟粕。
大肠属于六腑,虚实交替,处于实而不能满的状态,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而大肠传化糟粕的作用能否正常发挥,是以肠道润滑为前提的,这与大肠主津的功能也密不可分。
大肠主津功能失常,则大肠中的水液不得吸收,水与糟粕俱下,可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症;若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表现为肺失宣降和大肠传导功能失调:
肺主肃降,行气于腑,六腑之气通畅,传化糟粕,则实现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的功能。同理,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两者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1、肺失清肃,传导受阻
肺热壅盛,灼伤津液,腑气不通而大便秘结,称为实热便秘。
肺气虚弱,肃降无权,大肠传导无力,而大便艰涩,名为气虚便秘。
若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肠道失润,传导不利而大便不通,又为津枯便秘。
在治疗上可辅以宣肺、补肺、润肺之品,常有助于便秘的解除。
2、大肠传导失常,肺失宣降
如大肠实热,腑气壅滞不通,可以导致肺失宣肃,而出现胸闷、咳喘、呼吸不利等。
在治疗上,只要通其腑气,使大便通畅,则不治肺而喘自平。